中医科

春季需警惕“情绪化”

发布时间:2017-08-08 阅读量:3423

主春时令,五运易盈易亏,影响人体神志功能

中医学认为,各季节所流行的时令之气是不同的,在“五行理论”中,春乃木运。初春之际,年之更迭,阳气上越,阴寒下潜,是自然界阴阳之气剧烈更替变化的时节,易出现五运之气中“木运”的有余或衰少。若木运太过,促发人体“亢跃”的情绪,易出现抑郁憋闷、烦躁不安、易怒激惹等异常情绪表现;若木运不及,则促发人体“低落”的情绪,易呈现言语杂乱、胸闷气塞、忧虑不解、妄思离奇多端等异常情绪表现。

逆春时之气,肝之疏泄失常,影响人体神志功能

古人说,“天人相应,形神合一”。除人体之脏腑阴阳气血需与四时相应外,其神志功能活动也必须与四时的变化相适应,才能保持“神志安和”的状态。当春时令,若人体神志调节机能受七情内伤、饮食不节、素体正虚等因素影响,其顺应天时的节律就会受扰,导致“神志安和”的状态失衡,从而出现一系列异常的情感体验。

然而,这种“神志安和”状态的破坏,往往是因“春季所主之脏”的功能失调引起的,即五行理论中肝脏与春季时令紧密相连,肝是人体顺应春时过程中,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脏腑,主要体现在肝脏的疏泄与藏血功能方面。春季,万物始生,肝之阳气借春升之机而升发,当春时肝之疏泄功能太过,致肝气郁滞,肝阳上亢,阳升风动,郁而化火,扰及脑神;抑或肝之阴血亏虚,藏血失司,而见精神抑郁、烦躁不安、善怒易惊、多疑善虑、不寐多梦等诸般情绪异常状态。因此,春季人们应注重调节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,调节人体各方面机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,从而不被情绪化所困扰,才能更有效地预防神志疾病的发生。


那么,人们应该如何顺应春时之气,保持自身“神志安和”的状态呢?

重视神志养生 建议:春旺之时,应采取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,适时养神,正所谓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”。基于“治未病”的思想认识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起居要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持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,情绪安定,勿过汗、过劳,更不可房劳过度伤精,以利阳气潜藏、阴精的积蓄闭藏。

多寄情山水 这种季节性神志功能异常,是人体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,因而应寄情自然山水,放松身心,积极主动地与春季自然风光融为一体,使得人体顺应春时之气的变化。赵永厚的体会是,寄情山水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美景、人文景观,又可以锻炼身体、锤炼意志、舒畅情怀,更能调畅气血,和悦情志。

学会自我宣泄和倾诉 赵永厚倡议说,遇到生活应激事件或不良情志刺激,应积极向他人倾诉,通过他人的说理开导、同情安慰、说服解释等方式,以改变自身错误的认识和病态的心理环境。亦应学会不良情绪的自我宣泄方法,如写日记、参加社会活动等,以获得理性思考,纠正不良心境。

饮食宜清淡 可选用百合枸杞等食物以养阴补肝;还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体操、太极拳等,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

Copyright © 2017 衢州康复医院
地址:衢州市世纪大道672号
公交11、309、502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站下
联系电话:0570-8756120
浙ICP备17023222号 公安备案:33080202000333